跳至主要內容

洗澡用沐浴乳會得乳癌?破解防腐劑迷思!醫師教你安心選購3招

洗澡用沐浴乳真的會致癌?醫師親自破解網路謠言

最近Line群組瘋狂轉傳一則嚇死人的訊息,說什麼「天天用沐浴乳洗澡,全家得乳癌!」,還附上超驚悚故事說有人從小用到大,結果姊弟都乳癌末期。搞得大家洗澡洗得心驚驚,這到底是真的還假的?我們特別整理了醫師們的說法,幫大家一次講清楚!


關鍵成分Paraben是什麼?真有這麼毒?

先來認識這個被點名的「Paraben」(對羥基苯甲酸酯),這東西其實就是防腐劑界的扛霸子。從我們每天擦的保養品、洗頭洗澡的清潔劑,到吃的藥品裡都可能會有它的存在。它的工作超簡單——防止產品長菌發霉,不然你買的沐浴乳放兩個月早就變成細菌培養皿啦!

國際怎麼看這個成分?

  • 美國FDA:准許使用但有限量
  • 歐盟:准用但濃度不得超過0.4%
  • 台灣衛福部:列管為合法防腐劑
  • 日本:廣泛用於化妝品產業

台北榮總毒物科楊振昌主任就說:「目前WHO根本沒證實會致癌啦!那些說會導致乳癌的研究,樣本數都少到可憐,根本不能當證據。」簡單講就是「有可能要再觀察,但現在用免驚」的狀態。


醫師親授3招挑選法 洗澡洗得安心又乾淨

第1招|香味太持久反而母湯

高醫乳房外科侯明鋒醫師提醒:「那種洗完整間浴室香到隔天早上的,真的要小心!」這種「香味持久款」通常加了鄰苯二甲酸酯當定香劑,屬於環境荷爾蒙的一種。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老師的挑選秘訣超簡單:

  1. 洗完澡開門通風
  2. 3分鐘後還聞得到香味→直接淘汰!
  3. 選香味淡到幾乎沒有的最安全

第2招|成分表越簡單越好

皮膚科邱品齊醫師狂推「無香精+低敏配方」組合包:

  • 嬰幼兒:選pH5.5弱酸性
  • 敏感肌:避開SLS起泡劑
  • 異位性皮膚炎:找燕麥萃取成分
  • 孕婦哺乳媽:天然精油要小心

第3招|肥皂vs沐浴乳這樣選

敏盛醫院江坤俊副院長分析兩者差異:

類型 pH值 適合膚質 注意事項
肥皂 鹼性 油性肌 洗後要擦乳液
沐浴乳 弱酸 敏感肌 選無色素款

乾肌人注意! 肥皂可能讓你越洗越癢,醫師建議可以準備兩瓶:

  • 夏天用清爽型肥皂
  • 冬天換滋潤型沐浴乳

真正要擔心的是「這個」!環境荷爾蒙危機

其實醫師們更在意的是「長期累積效應」,毒物專家陳美蓮教授提出驚人數據:

  • 台灣人每天接觸的環境荷爾蒙多達87種
  • 從塑膠容器到香水都可能含有
  • 累積10年以上可能影響內分泌

最簡單的防護法就是:

  1. 沐浴產品停留皮膚不超過3分鐘
  2. 不用沐浴球大力搓洗
  3. 洗澡水溫控制在38度以下

常見QA一次解答

Q:男生用沐浴乳也會致癌?

A:目前沒有任何性別差異研究,但男生更要注意洗髮精成分,因為頭皮吸收率是身體的3倍!

Q:嬰兒能用大人沐浴乳嗎?

A:絕對不行!嬰兒皮膚厚度只有大人1/3,要選專用無淚配方。

Q:天然手工皂比較安全?

A:錯!沒加防腐劑反而容易變質,開封後要在3個月內用完。


下次看到Line傳來的恐怖訊息先別慌,記得把握「成分單純、快速沖淨、少用香精」三大原則,洗澡也能洗得安心又健康啦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