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養生全攻略!跟著中醫師這樣做最安心
🌿 節氣變化與身體調理
農曆五月被稱為「毒月」不是沒道理!這時候太陽超毒辣,濕氣又重到像在蒸籠裡,蚊子細菌到處亂竄。中醫師提醒:
- 衣服要選透氣棉質,防蚊噴霧隨身帶
- 流汗別超過30分鐘,喝水要「小口常溫喝」
- 早餐改吃綠豆薏仁粥,避開油膩煎炸物
🍙 吃粽不傷身3大技巧
最怕糯米卡在胃裡消化不動!老中醫私房建議:
- 自製健康粽:用紫米取代部分糯米,豬肉換成杏鮑菇,蛋黃改成毛豆
- 黃金消化時段:早上9-11點脾經運行時吃,搭配熱普洱茶
- 按摩神器:飯後用暖暖包隔衣服「順時針繞肚臍」按摩5分鐘
🌱 古早智慧新用法
門口掛艾草不只是裝飾!中醫師解析傳統習俗:
- 艾草菖蒲浴:抓一把煮水泡腳,祛濕止癢超有效
- 香包升級版:自製中藥香囊,加薄荷葉驅蚊力加倍
- 雄黃替代方案:用艾草酒精噴霧消毒環境更安全
🍵 消脂茶飲DIY
大吃後來杯「三陳消脂茶」:
材料:
- 山楂片10g(幫助分解油脂)
- 陳皮5g(消除脹氣)
- 決明子3g(促進代謝)
- 薄荷葉2片(清涼解膩)
煮法:
500cc水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,過濾後放涼喝
💆 腸胃按摩教學
「摩腹法」完整步驟:
- 平躺露出腹部,雙手搓熱
- 掌根放在肚臍上方
- 以「輕→深→輕」力道順時針畫圈
- 飯後30分鐘做,每次3-5分鐘 特別注意:子宮肌瘤患者要避開下腹部!
⚠️ 常見誤區提醒
- 雄黃酒含砷化合物,改用洛神花茶更養生
- 粽子冷凍別超過2週,回蒸要加片高麗菜葉
- 糖尿病友可吃「藜麥五穀粽」,控制在一餐半顆